曾经的陈光,可以说在人民军队中曾是举足轻重的军事人物之一。
1936年,西安事变爆发,红一军团的军团长远赴西安,陈光临时代理了这一重要职务。随着红一方面军的改编,陈光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的343旅旅长,之后升任副师长。不久,115师师长因伤无法履职,陈光又代理了这一职务。无论是红一军团还是后来的八路军115师,都是当时极为显赫的重要职务,尤其是后者,可以说完全堪比开国元帅级别。在八路军的三大主力师中,129师的刘伯承和副师长徐向前,120师的贺龙和副师长萧克,都是后来成为开国元帅或开国第一上将的人物,而115师师长的职务显然同样处于顶尖行列,副师长聂荣臻也是开国元帅。
可以说,陈光的军旅生涯起点非常高,曾站在许多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峰。然而,正是在这般高的起点上,陈光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军事才能,导致这一高度成为他一生的巅峰,之后再难达到如此高度。
展开剩余80%陈光毫无疑问是名将。他于27岁时参与了湘南起义,随后在朱德和陈毅的领导下上了井冈山。陈光作战勇猛,视死如归,尤其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期间,曾因伤痛十次而不言放弃。在年仅26岁时,他便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的师长。陈光还曾带领一个连,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中成功救出了红一军团的首长。尽管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,但他机敏果断,是从普通农民逐渐锻炼成的高级军事干部之一。
能够让陈光代理115师师长这一重要职务,中央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,这无疑是对他极大的肯定。然而,客观上看,陈光在代理115师师长5年的期间,取得的战绩并不算特别突出。
其中最具影响的战斗无疑是1939年5月的陆房战斗。这一战之后,陈光在115师的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,战后对他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。陆房战斗发生在115师刚刚进入山东不久时,陈光和罗荣桓率领的部队遭到了日军的围攻。敌军第12军司令尾高龟藏调集了超过8000人,并配备了汽车、坦克、火炮等重型武器,兵分九路展开了对我军的合围。此时,罗荣桓正在汶宁支队工作,而115师的师部、686团、津浦支队和鲁西区党委机关共计3000余人,由陈光亲自指挥。
面对敌军迅速收紧的包围圈,陈光与熟悉地形的六支队队长段君毅商讨后,决定选择西南方向突围。然而,在途中,他们突然发现前方有敌军的存在,陈光陷入了犹豫。他认为西南是平原地带,对我军不利,而山区会更加安全。于是,陈光决定掉头向北进军,但没想到的是,正是在这一路上,他的部队遭遇了敌军的重兵围堵,被迫退守至陆房地区。陆房地形四面被山环绕,东西宽度仅十里左右,地势狭窄,部队无法有效隐蔽。敌军对其展开了猛烈进攻,幸得各部队顽强抵抗,成功抵挡了九次敌军的炮火冲锋,终于熬到天黑。夜幕降临后,敌军因不擅长夜战暂停了进攻,我军趁机掩埋重型武器,悄悄突围。
后来与罗荣桓会师时,陈光才得知,西南方向的敌军并不强大,而六支队已经顺利突围。反而是他向北调动时正好撞上了日军主力,才导致了这场惨烈的战斗。
陆房战斗过后,不少指战员对陈光的指挥产生了不满。《罗荣桓传》中提到,尽管战斗最终没有太大损失,部队也成功突围,但由于这是一次没有准备的被动作战,部队一度陷入困境,骡马辎重损失惨重,很多指战员对指挥员陈光产生了质疑。显然,这场战斗对陈光的威信造成了一定影响,也让他在部队中的形象受损。陈光也深感愧疚,心情低落,陷入了困境,直到罗荣桓多次和他促膝长谈,鼓励他坚持下去。
可以看出,陆房战斗对陈光的心理影响较大。他虽然是位悍将,但身处战场的环境愈发复杂,这对指挥员提出了极高要求,有时候陈光未必能够完全适应。正如《罗荣桓传》中的评价:“陈光有时性急、局限,他的缺点日渐显现,面对迅速变化的局势,他未必能作出最合适的判断。”因此,陈光需要罗荣桓的冷静思考和全局分析来弥补其不足。
到了1941年,山东分局重新调整领导,陈光尽管仍位列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,但他分管的是财委会工作,明显与他曾任115师师长的职务不符。1943年,罗荣桓全面负责山东的党政军工作,陈光被调回延安参加“七大”,结束了自己在115师的五年代理师长生涯。
抗战胜利后,陈光被调往东北,历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、辽吉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,1946年11月,他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的司令员。然而,在这些职务中,陈光已经不再拥有昔日那样高的权位。他曾经的部下,如罗舜初、吴克华等,逐渐与他平起平坐,成为纵队司令。而与他并肩作战的老搭档罗荣桓,早已晋升为东北民主联军的政委。
1947年,陈光指挥的第六纵队在焦家岭战斗中,由于判断失误,再度遭到四野首长的严厉批评。随后,因身体原因,陈光退居后方,由洪学智接任其司令职务。此后,陈光历任松江军区司令员、哈尔滨卫戍司令员等职,最终在建国后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司令等职,逐渐升至中将级别。
一些军事专家指出,陈光性格急躁,与他长期征战有很大关系,这种“战争病”也许是当时医学无法准确诊断的问题。陈光的儿子陈晓星曾回忆道,建国后母亲曾建议父亲离开军队,去做一些农业或合作社工作,但他始终未同意,他深爱的还是军旅生涯,始终认为“革命还没结束,祖国的统一需要更多的湖南人”。可见,陈光始终是纯粹的军人。
红一军团的老领导聂荣臻元帅曾在晚年对陈光发表评论:“陈光同志过去虽有一些缺点,但战功显赫。他多次负伤,特别是在长征过程中,表现突出。”与陈光一同作战的老战友们,如萧克、吴富善、苏静等也一致认为,陈光是名不容小觑的战将,具有显赫的战功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